歷經工業 4.0,AI 智慧化已成為科技領域的核心,自動化生產與數據驅動的流程正改變業界的運作模式,傳統的系統及設備已不足以因應多樣化的挑戰,企業迫切需要能自主調整、快速應對需求的智慧載具,才能在不斷變動的市場中保持彈性與效率。
我們以 ROS(Robot Operating System,機器人作業系統)為核心,提供智慧化系統設計與整合服務。ROS 不僅是機器人開發框架,更能透過模組化與跨平台設計,整合感測器、導航演算法與控制系統,協助 AMR 與 AGV 的開發,讓自動化載具具備更高的靈活性,推動產線全面升級。
智慧化,從 ROS 開始
-提升效率與產線彈性-
透過 ROS 系統快速調整流程,協助企業因應多樣化需求與產線變動
-降低維護與改線成本-
以軟體與模組化設計取代傳統固定佈線,減少後續改造與維護的負擔
-整合數據與感測器-
將來自不同感測器的數據統一管理,提供更可靠的資訊做為決策依據
-銜接 AI 與智慧調度-
建立資料與系統架構,支援人工智慧與自動化調度的長期發展
將概念化為實際價值
從初期的開發諮詢與硬體規劃,到軟體開發與後續維護,我們提供完整的資源支持與顧問協作,協助企業或學研單位將構想落地為具體成果。
透過 ROS 架構,我們不僅確保 AMR 與 AGV 的導入具備高效率與彈性,更能降低維護與改線成本,整合感測數據、並且逐步建構可支援 AI 與智慧調度的系統基礎。這不只是單一專案的完成,而是一個能持續演進、伴隨產線成長的長期方案。
系統架構設計
規劃 ROS 架構以及模組配置,確保系統具備擴充性與穩定性
硬體設備規劃
挑選效能與穩定性兼顧的方案,實現軟硬體最佳搭配
軟體開發
涵蓋節點建置、導航演算法以及感測融合,打造完整 ROS 環境
整合與維護
現場落地部署並持續優化,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運轉與擴充
完整的規劃與支援服務
智慧化系統不僅需要工具與規劃,更仰賴人才與知識的持續累積。我們同時關注 ROS 的教育與培訓,從基礎學習到實務應用,協助不同層級的學研單位與企業團隊逐步掌握並應用這套框架。而在實際投入時,ROS 不同版本的差異,也常是學習與開發過程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。
ROS
- 通訊架構:基於 ROS Master 的中心化架構
- 實時性:不具即時性,較適合研究、模擬與教學使用
- 安全性:缺乏原生資安設計
- 系統支援:主要支援 Ubuntu,其餘平台仰賴社群維護
- 軟體套件:生態、文件完整,支援多款模擬器與機器人平台
- 資源管理:單節點記憶體控制與簡單命名空間
ROS 2
- 通訊架構:採用 DDS 分散式通訊協定,支援無主機網路與 QoS
- 實時性:提供實時控制能力,適用於工業與安全要求場景
- 安全性:支援加密、認證與安全傳輸機制
- 系統支援:Ubuntu、Windows、RTOS、嵌入式系統等
- 軟體套件:生態快速擴張中,支援 ROS 向下相容與套件移植
- 資源管理:多節點、命名空間清晰,支援多機協作與組態化啟動
我們為協助開發者、學生與企業能循序漸進掌握 ROS 架構與應用,規劃了由淺入深的教學課程模組,包含入門學習、進階應用、專題實作及產業導向四大類型,滿足從教學端到產業實作的多元需求,從基礎入門到實務應用,打造專屬的 ROS 學習路徑!
小班教學制度
實驗開發套件
完整學習資源
初階課程
ROS 系統入門與實作基礎
- 認識 ROS 架構與應用趨勢
- 系統安裝與建立開發環境
- 操作 Node、Topic、Service 等基本通訊機制
- 透過模擬器(如 TurtleBot3 + Gazebo)進行簡易任務實作
進階課程
感測整合與導航應用
- 整合 Lidar、Camera 與底盤控制,建構 TF 架構
- 使用 Navigation Stack 完成地圖建構與路徑規劃
- 熟悉 RViz 與 Gazebo 模擬除錯、launch file 結構管理
- 學習自訂通訊結構(Message / Service / Action)
專題實作課程
AI 視覺與多機協作挑戰
- 實作 SLAM、障礙物避障、自主導航等功能
- 結合 OpenCV、深度學習模型實現 AI 應用
- 發展多機協作、自主決策等進階場景
- 最後專案成果發表與展示
應用導向課程
企業/學校客製專班
- 客製化內容導入,支援 AGV、AMR、機械手臂等平台
- 協助現場測試與產線整合
- 提供系統串接策略
- 與既有開發流程(PLC / SCADA / MES)協調整合應用